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藍艾雄老師、劉詠儀老師、鄧錦明副校長 推行網上教學 需要精心部署 東華三院甲寅年中學是北區名校之一,亦是eClass 七間卓越伙伴學校的其中一份子。作為該區的網上教學支援學校,該校在一月廿四日舉行了第三場網上教學地區分享會,鄧錦明副校長、歷史科的藍艾雄老師及中文科的劉詠儀老師分別就著在學校推行網上教學的計劃部署及應用eClass 輔助中國語文科新會考課程教學的實戰經驗,與來自不同學校的資訊科技老師及中文科老師分享寶貴心得。 推行網上教學 需要精心部署 (資訊科技組 藍艾雄老師) 學校要有效推行網上教學,事前的精心部署不可忽視。在校內負責推行網上教學的藍艾雄老師認為,學校的資訊科技策略可說是網上教學的成敗關鍵。他認為,學校要發展網上教學必須先考慮兩大因素:「是否每個學生家中都擁有電腦?而學校的基建設施是否足夠?如果一半同學用電腦交功課,另一半用紙張的話,老師一定怕怕!」藍老師承認,在第一個資訊科技五年計劃期間學校都遇過以上問題,但現在學校發展網上教學的條件已趨成熟:「現在差不多每位同學都有電腦。」他笑說:「有些同學用的電腦比老師用的還厲害呢!至於學校基建如上網速度,現在學校已全面安裝寬頻,價錢亦比以前便宜;其他基建亦不斷改善中。」 鼓勵老師參與 從行政需要建立誘因 藍老師表示,學校用了兩年時間逐步推行eClass應用。在教學層面上,藍老師先與有興趣發展網上教學的老師合作,重點發展有關科目:「我們先在這些科目運用eClass 的專題研習及周邊功能如PowerConcept,讓學生對系統有初步了解。」不過藍老師認為,讓全校老師都有機會使用系統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有興趣的老師使用,其他老師會覺得事不關己,甚至對eClass 完全不聞不問的話,會形成一種被動的氣氛。」 因此學校須在政策上配合,在一般行政程序上盡量運用eClass:「除了教職員通訊外,我們亦將學校的資源預訂轉至eClass 上進行。」藍老師補充道:「我們亦將會運用eClass 作全校性問卷調查,務求讓每位老師都有機會使用eClass。只要老師能慢慢接觸,自然有興趣繼續使用其他教學功能。」 後備系統與資料備份 確保系統持續運作 當學校開始在不同的行政及教學層面上使用eClass 時,設立後備系統及系統備份的工作便愈見重要。藍老師表示:「目前老師及學生在很多方面都應用到eClass,所以確保持續穩定的運作,對我們尤其重要。」很多學校往往在推行網上教學時忽略了資料備份及後備系統的準備,以至一旦伺服器出現問題便引致運作停頓,更甚者可能導致教學資源及學生資料的遺失。「所以要定期做好資料備份,而我們更多預備了一部伺服器及後備eClass 系統,一旦原有伺服器出現問題,只要將資料備份匯入後備伺服器的eClass 系統,便可以確保系統持續運作,盡量減低對用戶的影響。」 小貼士: 推行網上教學要配合學校文化 雖然有宏觀長遠的推行策略及完善的周邊設備,藍老師在推行過程中亦曾經碰釘。「我們曾經運用eClass 的課外活動報名功能,但最後同學反映希望保持人手報名。」藍老師笑談這次「撞板」經驗:「其實eClass 這項功能對學校行政有很大的幫助,減少了大量的人手工作。只是原來同學比較喜歡每年一度的『學會日』,各學會於禮堂擺放攤位供同學參觀並即席填表報名,氣氛像嘉年華一樣,同學亦視之為學校的傳統。」因此,藍老師表示,除了從教學及行政角度出發,推行網上教學的措施亦要顧及學校文化。 中國語文科實戰經驗(新會考課程) (中文科 劉詠儀老師) 中國語文科新會考課程新增至五份試卷,老師很難在有限上課時間內涵蓋所有試卷範圍。有見及此,劉詠儀老師便利用eClass 製作網上練習及上載課程篇章,作為課堂的延伸:「以後學生就可以透過eClass 持續溫習,課堂的編排就更加靈活。而且新會考課程增加了校本評核內容,利用eClass 製作評核練習,可以幫助同學操練及自我評核。」劉老師亦勉勵同工,運用eClass 教學並不需要濃厚的電腦技術知識:「我是典型的『普通用戶』,但只需簡單掌握幾個技巧便能開展網上教學。」 善用eBook 發放教學資源 既省時又環保 中國語文科課程中涉及很多的教學資料及課程篇章,老師未必能夠在課堂上與同學一一講解。故此,劉老師充分利用eClass 發放教學資源,以補課堂時間限制的不足。「新會考課程涵蓋的課文篇章很多,我會將課文篇章及註譯上載到eClass,上課時派有關工作紙給同學,讓同學自行在家中閱讀及練習。」劉老師表示,從前學校需要大量影印課文篇章及教材給同學,既費時又耗用大量紙張,如今透過eClass 便可以解決問題。 上載示範片段 提供客觀標準 新會考課程中的校本評核部份要求同學在班內作閱讀/語文活動的口頭報告,但是很多同學未必能夠掌握報告技巧及評分標準。因此,劉老師將一些示範片段上載到eClass 供同學參考:「我們準備了幾個示範片段,有高分的亦有低分的,並附有老師的評分及評論讓同學在網上查閱作參考,知道具體的評分標準,明白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口頭報告。」 網上聆聽練習 節省課堂時間 從前,每當要做聆聽練習,老師都要在課堂上用卡式錄音機播放練習聲帶,除了因聲音干擾而效果不理想外,亦花了老師不少課堂時間。現在劉老師將中文科聆聽練習的聲音檔案上載到eClass,讓同學在假期間自行練習,直接節省課堂時間:「當同學完成網上聆聽理解/綜合語文能力練習後,我會將答案上載到eClass 供同學先自行改閱,才於課堂上作更深入檢討,節省了課堂上與全班同學一起做練習及核對答案的時間,又不用拿著卡式錄音機走上走落!」 小貼士:應用教科書提供的電子材料作網上教材的版權問題 很多老師在嘗試應用教科書提供的現成電子材料作網上教材的時候都會擔心到版權問題,劉老師亦不例外,不過她認為,老師如對版權問題有疑問,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直接詢問出版商:「一般來說如果教材只在內聯網發佈,出版商不會有大問題,最重要是清楚表明教材的公佈期限。」劉老師提醒同工,在應用教科書提供的電子材料作網上教材的時候最好設定公佈期限:「不要將期限設得太長,以免同學將教材濫發給其他人。而且在發佈新單元之前,最好先將之前的單元收起,亦避免同時發佈太多單元。」…

將軍澳官立中學

將軍澳官立中學 黃棟材老師、譚健暉老師 運用eClass 延伸英文科教與學空間 不少英文科老師都會面對一個教學難題:課堂時間不足,學生操練英語的機會亦不足夠。尤其是在課餘時間及長假期期間,學生不主動去接觸英文,缺乏練習及嘗試底下,成績自然退步。有見及此,將軍澳官立中學的譚健暉老師及黃棟材老師透過利用eClass 網上教室不同的「評估工具」功能,製作一系列的網上英語練習,為同學製造更廣闊持續的英語學習環境。 運用eClass 網上教室 延伸「聽、讀、寫」學習空間 (英文科 譚健暉老師) 譚健暉老師是該校的英文科老師,主要任教高中會考班。譚老師表示,學習英語最重要是多練習多運用,但是由於學生在課餘及假期間鮮有機會運用英文,成績自然容易退步。有見及此,譚老師特別應用eClass 製作一系列的英文科「聽、讀、寫」習作為同學於假期間提供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英語學習環境。 利用網上問題庫 隨時檢視學生進度 為了讓學生在課餘時間練習英語,將軍澳官中的老師特別在網上問題庫上製作了超過一千五百條英語文法選擇題,要求同學在課餘時間練習。由於系統會紀錄同學每次登入的時間、練習次數及成績,以至每條題目的作答數據及統計,因此老師可以透過系統紀錄檢視同學的學習表現而對教學進度作出適當調整,並針對同學常犯的錯誤作出指導。透過eClass 教室問題庫的隨機抽題功能,同學亦可以自行製作試卷作自我評核,譚老師表示,這功能對會考班的同學尤其有用。 網上聆聽練習 加深文章理解 透過eClass 系統所支援的多媒體檔案,譚老師亦製作了一系列網上聆聽練習。老師先在英文網上電台下載節目聲音檔案,並製作該段錄音的文稿,再將文稿及聲音檔案上載到eClass教室,然後利用檔案在習作介面(Assignment)製作聆聽練習,在說明中要求同學一邊聆聽節目聲帶,一邊閱讀節目文稿。譚老師認為:「學生同時聆聽及閱讀,有助他們理解文章內容及結構,對生字亦更加深刻。我會要求同學提交一篇文章總結及閱後感,然後對同學的表現作出回應。」譚老師表示,透過這類練習,老師能夠更準確評估同學的聆聽及理解能力。 網上寫作練習 取代沉重的功課簿 譚老師亦利用eClass 的網上習作及網上文章批改功能,在假期間要求同學直接在網上寫作文章。譚老師認為:「對老師來說,網上寫作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利用網上文章批改工具直接在網上批改,而不用再帶沉重的功課簿回家,更加可以隨時隨地改閱,十分方便。」 網上口語練習 助學生不斷改進發音 除了聆聽練習,譚健暉老師亦於去年暑假在eClass 製作了一些網上口語練習,讓學生在家中鍛練英文發音。英文教科書常常附送不少光碟給學校,老師先將英文教科書附送的光碟中的課文錄音壓縮成MP3 格式,上載到eClass 課室的eBook,讓同學跟著聲帶朗讀課文生字,然後要求學生用電腦錄下自己的朗讀,透過eClass 提交聲音檔。譚老師笑說︰「以往要求學生交一盒盒的錄音帶,在教員室放了很久也沒有時間處理,透過eClass 收集錄音檔就解決了儲存及批改的問題了。」 總括來說,譚老師認為eClass 的確是英文科教學的好幫手:「利用eClass 教學,的確可以令老師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外延展教學空間,而同學亦可以有更多機會反覆練習及作出自我評估。」 創意運用 eClass 網上默書 節省批改時間 (資訊科技組 黃棟材老師) 黃棟材老師熱心推動校內的網上教育,雖然本身不是英文科老師,但黃老師亦用心研究出一套網上默書的方法。他表示,網上默書的好處,是可以由系統幫助老師作大量批改,減輕老師負擔,同時亦確保學生不能作弊。 填充式網上默書 系統全自動批改 老師可以選擇以填充形式或文章默寫的形式製作網上默書。但黃老師認為:「由於網上默書是運用預先製作好的課文錄音,在默書時老師不能就著同學的反應而對閱讀速度作出調整,所以尤其對低年級同學來說,以填充形式進行網上默書會較為合適,同學亦會較容易掌握。」老師如要以填充形式製作網上默書,可以先將英文教科書附送的光碟中的課文聲音檔案壓縮成MP3 格式,並以html 格式製作一份填充問題卷及標準答案,一併上載到eClass 教室。老師只要新增一份「網上默書」習作,並在附件中加入填充問題卷及標準答案檔案,然後編輯新的答題紙及輸入正確答案即可。在默書時系統介面會出現網上答題紙及播放課文聲音檔案,同學可以一邊聽一邊在答題紙上作答,而完成後系統會幫助老師自動批改及紀錄分數,大大減省老師工作。 「改裝」網上聆聽練習 製作網上默書更省時 除了自行製作網上默書練習外,黃老師亦補充道,老師可以利用網上的聆聽練習資源,「改裝」成為網上默書練習,大大減省老師準備功夫。老師可以先在互聯網上搜尋一些公開給公眾的網上聆聽練習網頁,然後將網頁內容壓縮並儲存在eClass 教室中。老師只要在製作網上默書時附加已儲存的網頁檔案,便可利用該網頁取代自行製作的網上默書問題紙,省卻不少時間。不過,黃老師亦補充,在利用網上資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版權問題。 在英文科運用網上默書,有助同學持續練習,「因為同學可以重複再聽,所以老師可以利用網上默書為同學提供不斷練習的機會。」對於eClass 的教學延伸性,黃老師總結道:「總括來說,eClass…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陳加強老師、李國良老師 廣泛推行網上學習平台 理科重評核,語文重閱讀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為灣仔區其中一所著名的英文中學。為提倡讀書風氣及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校在初中級運用eClass 平台舉辦中、英文「每日一篇」的網上閱讀計劃。由2003 年引入eClass 平台至今,全校近60 位老師皆利用eClass 網上教室讓同學於網上學習。任教電腦科的陳加強老師及物理科的李國良老師一致認為eClass 能有效幫助老師進行教學,提升教學效率之餘,更擴闊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持續培訓 近全體老師使用eClass 能於校內廣泛推行網上學習平台的一個主因,是學校的資訊科技小組堅持每個學期初舉辦系統培訓班,持續地為老師提供培訓及協助。資訊科技統籌陳加強老師說︰「每個學期初我們都會開辦eClass培訓工作坊,向有需要的老師教授eClass 的系統功能及應用。現時已有60 位老師開始使用網上教室,數目接近全體老師,其中數理科的使用比率較其他科目更高。最近,我們更特別舉辦了兩次的eClass 工作坊,為禽流感可能導致的停課安排作好充份的準備。」 即時考核全班學生 提升課堂互動性 現時,聖公會鄧肇堅中學主要在三大方面應用eClass 網上教學平台。一是將教學資源電子化,方便發放及分享;二是將評核電子化,提升批改效率及增加評核空間;三是推行網上閱讀計劃。以電腦科為例,陳老師會運用「eBook 功能」將所有教學PowerPoint 及參考資料整理成電子書,供學生隨時翻閱及下載,這比起每堂派發大量筆記更為方便。以往要在課堂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只能抽問個別學生,陳老師卻分享了一個更全面及有效的方法:「我們會透過eClass 的網上測驗功能,在堂上考核全班學生,系統能即時核對答案及提供統計數據,讓我們清楚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課堂上的互動性亦因而大大提升。 電腦科除教授電腦知識外,亦著重加強學生的科技應用能力。除了一般書寫的功課,陳老師更會要求學生錄下他們對課題的認識,運用電腦製作成指定格式的聲音檔(如wav、mp3 等),然後透過eClass的「習作功能」提交,過程中正好為學生提供使用科技及解決問題的學習機會。 網上物理練習 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 物理科需要學生多作試題練習,李國良老師會在eClass 的題目庫輸入大量練習題目,每教完一個課題,便讓學生回家後做一個相應的網上練習,鞏固及考核他們對課題的理解。「以往批改練習需時,現在有了eClass平台,效果便十分理想。我亦會將部份題目公開讓學生進行自我測驗。eClass 的題目庫可設定題目難度,方便我們出卷之餘,學生也可按程度挑戰自己。」 推行校本「每日一篇」 內容質素更有保證 一般人認為語文科老師甚少使用資訊科技,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的語文科老師卻必定是例外。兩年前,語文科開始推出網上閱讀計劃,運用eClass 網上閱讀室開展校本的「每日一篇」給初中級同學參加。陳老師說︰「所有的英文篇章及題目均由外籍教師自行撰寫,內容更切合學生所需,質素也更有保證。我們運用系統的時間設定功能,使系統每日自動開放一篇文章供學生閱讀。學生閱讀後須回答問題,合格的便可計算成閱讀紀錄,而學校會按閱讀紀錄頒發獎項。」他又道︰「學生現已養成每日上網閱讀的習慣。特別是在長假期,我們希望學生每日都可以有練習做。」 eClass 不但能有效地支援老師進行網上教學,作為一套全面的校園綜合平台,eClass 的行政功能同樣能有效地幫助學校提升行政效率;陳老師正計劃來年逐步應用eClass 的行政功能,「希望做到一套平台支援全部校園電子化服務」。 2005 年12 月

順利天主教中學

順利天主教中學 鮑仲偉老師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 提供反思及自我評核空間 順利天主教中學一直鼓勵多元化的學習,讓學生發展潛能。為此,學校早於七年前開始運用學生成長檔案,提供一個全面的反思及自我評核空間給學生,增進他們的自我了解。發展至今,該校的學生成長檔案已臻完備,學校計劃今年會應用 eClass iPortfolio,將學生成長檔案電子化。資訊科技主任鮑仲偉老師與我們分享了應用學生成長檔案的經驗。 幫助學生定立目標 全力邁進 鮑仲偉老師道出學校使用學生成長檔案的原因,他說:「現今的學生普遍欠缺目標,我們相信,透過成長檔案,能幫助他們定立清晰目標,並確切實行。」學校就品格修養、學習表現、人際關係及多元發展四大範疇,清晰地告訴學生,學校對他們的要求。鮑老師繼續說:「學校以表格形式去製作學生成長檔案,每學年初,學生需自己填寫各項目標,在該學年內要作兩次自我反思及評核,班主任則在學年末就學生的全年表現作評核,看看學生是否已達到學校要求。家長也要參與其中,就是在學期結束前,檢閱子女的檔案並簽署,檔案最後會交由學校保存。」 設立多個獎項 鼓勵學生進步 每學年兩次的學生自評,提供了反思空間予學生,鮑老師說:「學生能察看到自己的不足,再針對弱點,著手改善。為鼓勵學生,學校特別設立了多個獎項,例如良好學生獎和優良學生獎。這些獎項會根據學生成長檔案的評核結果去頒發。鮑老師說:「其實每年得獎人數也不算少,一個級別可能有數十位同學獲獎,其實學校並不介意多發獎項,只為求鼓勵學生去進步。」 成長檔案電子化 師生皆獲益 順利天主教中學剛於今年轉用 eClass 系統,並會於今學年挑選中一級及一班中二級的精英班去試用 eClass iPortfolio,因為其時他們已慣用 eClass,比較容易掌握電子學習檔案。鮑老師說:「將學生成長檔案電子化絕對有好處,因為學生可以隨時檢視並修改內容,反思的機會變多了。老師方面,也可以隨時去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甚至追尋學生的學習歷史,做到真正的持續評估。」鮑老師相信,有了電子檔案後,除了一年兩次的評核外,老師能多做點中期跟進,因為屆時老師和學生的溝通方便了,不用特別安排時間地點去傾談,這突顯了 iPortfolio 的互動性。對慣用傳統學生成長檔案的老師來說,轉用電子學習檔案有沒有難度呢?鮑老師答說:「我們的老師都很願意去嘗試新的東西,通常只是使用上有小問題,相信整體的問題不大。」   方便學校保存大量檔案 學校行政上的得益也不少,學校現在以紙張來做學生成長檔案,累積七年下來,每個學生的檔案匣已經很厚,學校需要用數個大櫃去貯存,直至畢業才讓學生帶走,學校不留紀錄。鮑老師答說:「有時學生把紙文件弄丟了,我們也不能補發。有了電子檔案後,學校會把學生成長檔案製成光碟,讓學生帶走,作升學或就業的用途。因為不礙空間,學校能為學生保留一個備份。」   參與iPortfolio 開發 過程愉快 在 eClass iPortfolio 的開發過程中,鮑仲偉老師憑著實際經驗,給予 eClass 很多寶貴的意見。鮑老師形容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他說:「今次參與 eClass 的新產品開發是很愉快的。其實我和同校老師早想嘗試把學生成長檔案電子化,亦曾經在坊間尋找公司去發展,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因為我們學校的要求也頗高。縱使 eClass iPortfolio 不是專為順利天主教中學度身訂做,因為始終要照顧普遍學校的需要,它已能符合我們學校所需了。」他亦讚揚 eClass 對老師的要求反應很快,例如開會時商議出來的系統要求,eClass 很快就將之變成現實。   全面的電子學習檔案系統 每間學校發展學生學習檔案的過程也有不同,有些學校如匯基書院(大坑東)會較先推行學生學習成果的紀錄及分享,但順利天主教中學則會先著力發展學生成長檔案,鮑老師說:「我校較著重於學生成長過程,而學習成果的紀錄及分享則會在下一個階段發展。」其實 eClass iPortfolio 主要由三部份組成,包括學生學習成果紀錄及分享、學生成長檔案及學校紀錄。學校紀錄為全面紀錄學生校內外的資料而設,它包含了學生的考勤、操行、校內外活動、得獎、服務等資料,讓學校及學生都能方便查看。無論學校的發展策略為何,相信這一套完備的 eClass iPortfolio 系統,定能滿足學校所需。 2005 年…

匯基書院

匯基書院 潘貴才老師(電腦科主任) 應用電子學習檔案 成教育界大趨勢 KONICA MINOLTA DIGITAL CAMERA 電子學習檔案在教育界漸受重視,繼有本地大學表明正全力發展電子學習檔案,教統局亦提供相關進修課程給老師,相信電子學習檔案在不久將來,會成為教學的必要元素。匯基書院的潘貴才老師,早於三年前已在學校推行電子學習檔案計劃,更以此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題材。對電子學習檔案相當熟悉的潘老師與他的兩位學生,今次與我們暢談他們的看法及經驗。 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潘老師說:「學習檔案是一種存在已久的教學工具,它是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學習心得的統整性文件。學生必須參與目標制定、挑選、反思、評估及展示五個過程。」隨著科技進步,學生的習作很多時以電腦檔案的形式儲存,或以多媒體形式表達。要記錄這些學習歷程,唯有電子學習檔案才能支援。那麼電子學習檔案內容包括了甚麼?潘老師回答說:「電子學習檔案內容可以包括上下載文件工具;管理作品及反思工具;整合多媒體網頁、網上日誌、展示及評估等工具。學生可收藏不少個人過往的作品,令他們的校園紀錄變得豐富及有趣。」潘老師認為,學生透過整理學習檔案的過程,除學會主動建構知識外,更有助於訓練批判性思考、自我管理技巧及資訊科技應用等共通能力。這正正就符合了本地教改所提倡的「學會學習」、「通識教育」的精神,所以他預期,應用電子學習檔案是教育界的必然趨勢。 眾多優勢遠勝傳統學習檔案 相比起傳統學習檔案,電子學習檔案在多方面佔盡優勢。潘老師謂:「電子學習檔案支援立體及生動的學習記錄,例如利用圖像、聲音、相片甚至影片去記錄學習歷程,更形全面和傳神。如同學製作了模型,礙於體積關係,往往難以長久保存,但將之數碼化後,想保存多久都可以。電子檔案的另一大優點,就是能利用網絡的特性,達至快速的搜尋與比較。在多年累積下來的檔案中,一按就能找出想要的,對老師翻閱同學的檔案尤其方便。此外,因檔案的貯存量不受制於實際環境空間,大量貯存也沒困難。再者,只要學生將自己的檔案存放到互聯網分享,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也可觀看,讓學生趕上全球化的步伐。」 讓學生達到自我反思的工具 三年前,潘老師帶領一班中一級學生,一起試用外國的電子學習檔案軟件。今年升讀中三級的李文棋同學是其中的試用者,她分享說:「起初接觸電子學習檔案時,覺得十分陌生,怕自己處理不來。但現在回看舊日的作品及日記網誌,可以比較今日與昔日的自己,看到自己不斷努力改進,從學習中成長。我亦很高興能與其他同學交流,把我的成就展示人前,覺得很有滿足感。」黃家棋同學回應說:「對啊!原來我遠在美國的朋友也有觀看我的檔案呢!我們藉此加強了溝通。此外,現在我不用擔心遺失證書及獎狀了。」   更為客觀的評估工具 潘老師認為電子學習檔案有助老師深入了解學生,他分享說:「原來學生學到的東西,未必跟老師所教的一樣,他們可能有其他的領悟,老師反而要檢視學習檔案才得知。從中可觀察到他們的特質和學習模式,有助於我對個別學生作出輔導。」電子學習檔案亦幫助老師做評估上的工作,正如潘老師說:「若兩個同學獲同樣分數,是否代表他們的能力一樣呢?我相信電子學習檔案能幫助老師從多角度去作更客觀的評估。」 參與eClass iPortfolio的開發 如以上所述,三年前當潘老師想試行電子學習檔案時,香港沒有同類型的平台或軟件,所以唯有使用外國開發的產品。潘老師分析道:「外國軟件無論在介面上、設計上甚至使用上都不完全適合香港學生。」因此,他認為eClass 率先為本地學習環境而開發的iPortfolio是一個大膽嘗試,他笑言:「這就是eClass 優勝的地方。」因為潘老師對電子學習素有研究,eClass 遂邀請他參與 eClass iPortfolio 的開發工作。透過與其他參與老師的協作與討論,eClass 更了解老師、同學及學校的實際需求,由此而研發的eClass iPortfolio,能真正做到如潘老師所說的:「一切的資訊科技必須以學生、老師為本,滿足他們的需要。這一點是 eClass 與參與協作老師的共同信念。」匯基書院於本學年開始,將全面採用eClass 綜合平台及eClass iPortfolio 系統。 2005 年 9 月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陳喜泉副校長 喜覓「轉系統不換咭」方案 eClass 乃可信賴的合作伙伴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自三年前搬進千禧校舍開校以來,便開始使用坊間某內聯網及智能咭系統,在區內算是率先電子化的學校,可惜使用該系統的數年時間,問題接踵而至。今年,學校終於決心一次過轉用 eClass 學習平台及智能咭系統,為學校的資訊科技發展開創出全新局面。陳喜泉副校長為學校的資訊科技負責人,為我們分享引進新平台的經驗及來龍去脈。 舊系統停滯不前 必須尋求新出路 學校開校之初,購買了另一間公司的內聯網系統及智能咭系統,期望使用相同公司的系統,可以較方便管理及獲到較完善的支援服務。陳喜泉副校長說:「學校使用一套教育平台,最重視的是系統支援及其持續發展。只可惜使用了那系統一年後,該公司內部出現了多番人事變動,最直接影響到的便是產品發展及服務質素。以往負責跟進我校的客戶主任已然離職,此後,我們得到的支援開始變得有限。」 陳副校舉例說:「當時學校在系統使用上遇到問題,要求修正一個簡單的系統功能,在技術上應該不難做到,可惜該公司總以不同的理由推塘迴避,我們屢次交涉無效,最終唯有放棄。另一次,在為系統做每年的升班程序時,他們錯誤地刪除了師生所有的郵件,帶來不少麻煩。這些經歷令我們體會到,不單只支援服務有限,對於系統的發展亦不能再抱有任何期望。現時除了缺乏系統更新,系統修正也少之又少,更勿論新發展了。這驅使我們決定全面轉換系統平台,以尋求新的出路。」 轉換新系統的考慮 礙於當時學校同時使用該公司的智能咭系統,擔心若要全面轉換系統便需要更換全校的智能咭,所涉及的費用不菲,學校因此躊躇不已。陳副校感慨地說:「老實說,我們也害怕改變所帶來的問題,始終轉用系統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若果可以的話,也希望繼續使用舊系統,但學校總不能跟舊系統一樣停滯不前。轉換系統時,我們除考慮到師生家長的重新適應,更需要謹慎考慮重新印製學生智能咭的問題,當初真的費煞思量。我花了一年時間去了解其他方案,權衡轉換系統的利弊,及與校長仔細商討可行性。」相信陳副校道出的正是不少資訊科技負責老師的心聲。   成功研發「轉系統不換咭」方案 局面終於在上學年打破,學校主動向 eClass 尋求「轉系統不換咭」的方案。陳副校表示:「市場上餘下的教育平台供應商,相信 eClass 是最有發展潛力之一。了解了我們的情況後,eClass 隨即積極研究箇中技術,最後成功將我們原有的智能咭結合 eClass 平台使用,加上舊系統的資料可以搬遷到新系統。破除了這些障礙,轉換系統對我們來說便勢在必行,餘下的就只是安排系統過渡的工作。」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很著重人情味,同學、老師以至校長也很喜歡互相傳送如問候、鼓勵、嘉許等電郵,所以轉換系統時,eClass 會把舊有的郵件悉數轉移到新系統中。陳副校笑:「對我們而言,郵件的過渡真的十分重要。過渡期間,我們計劃下學年新、舊系統同時運作,並分階段把智能咭繳費、宣佈及電子郵件依次轉至 eClass 平台,待學生透過電腦班逐漸熟習系統功能後,便會全面應用。」 運用 eClass 進行優質教育基金計劃 購置了新系統,學校對於發展資訊科技教學就更形積極。陳副校說:「我校剛成功獲得優質教育基金撥款,進行一項名為 『無拘無束的寫作天空』計劃。計劃中,學生會利用老師給予的平板電腦及 eClass 網上工具,於校園進行活動式寫作,包括運用概念圖工具去繪畫寫作大綱,和進行即時的網上寫作。老師會在整個過程中利用 eClass 平台監察、批改並給予回饋。我們正積極為此鋪設校園無線網絡。」陳副校期望這是學校運用 eClass 成功發展網上教學的第一步。 2005 年 8 月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黃嘉輝老師 轉用eClass 學習平台 發展網上教學好開始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使用坊間一套內聯網系統已一段時間,唯只用作校內溝通和基本的學校行政。直至近年,黃嘉輝老師接手成為資訊科技負責老師,他認為學校應該在網上教學的發展上更進一步,加上校長的全力支持,學校最終決定轉用eClass 網上教學平台,迎合資訊科技教學之趨勢。 提供更多學習渠道 網上教學是大勢所趨 過往,安柱中學也曾嘗試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例如製作一些簡單的選擇題測驗,雖然收效不錯,但與全面的網上教學,仍然相去甚遠。黃嘉輝老師說:「當我剛獲委任為資訊科技老師一職後,就開始思考如何讓學校在網上教學的道路上走前一點、做多一點。我希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外,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予學生,網上教學正是大勢所趨。」可惜學校當時所用的內聯網系統並未能與學校的發展方向接軌。黃老師坦言:「我校師生已非常熟習使用該套內聯網系統,包括電郵及通告發放,但近年看不到它在網上教學方面再有任何發展,支援方面亦不斷減少,未能配合我們的構思及計劃,因此作出另覓系統的決定。」 eClass 成網上學習平台的必然之選 經過一年的比較與考慮,eClass 成了學校的最終選擇。黃老師笑言:「事實上沒有太多的選擇!概念好加上功能齊備的網上學習平台,相信只有eClass。」問及為何不選用一些免費的系統例如開放源碼的教學平台,黃老師道:「開放源碼教學平台如Moodle,需要自己花時間去改寫成合用的平台,遇上問題又沒有支援,加上功能及介面始終比較簡陋,所以沒有考慮。」 網上教室概念可取 eClass 的哪一些方面又最為黃老師欣賞呢?黃老師回應說:「我最欣賞eClass 網上教室的“Classroom Concept”。以往我曾製作學科網站,放置筆記功課連結等教學資料,方便學生瀏覽及下載。問題是我不願意將網站公開到互聯網,讓公眾人士瀏覽,但將網站保密至校內網絡,卻又限制了學生在家使用。相反,eClass 網上教室既保密了校內師生的資料分享,又提供到隨時隨地存取的方便。現在毋須利用網站作為教學媒介,一些不懂網頁製作的老師也可透過eClass輕易建立自己的網上教學空間。」 靈活開設家長戶口 eClass 另一讓黃老師印象深刻的優點就是可靈活開設的家長戶口。使用舊系統時,若要開設家長戶口,只能開設兼有互聯網電郵的戶口,學 校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難,除憂心垃圾郵件及網絡病毒之外,更需額外的儲存空間。但eClass 就可讓學校選擇性開設家長戶口的功能,加強家校的溝通,管理上亦提供了更大的彈性。 轉用系統過程順利推行宜按步就班 黃老師認為平台的轉用相當順利,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問題,他分享道:「只要讓老師及同學熟習了使用新平台,便不會產生任何困難。現時我最關心的是如何將以往累積下來的問題庫轉移,幸好eClass 問題庫的匯入格式相對簡單,已安排教學助理協助處理,相信短期內便可完成。eClass 亦會幫忙把舊系統的電郵轉移到新系統中。」現在全校老師都已接受了eClass 的系統培訓,黃老師計劃在新學年利用兩個月時間培訓學生使用系統後,便會正式由舊系統轉至eClass 平台,而運作的首半年將作為熟習期。提到推行網上教學的計劃,黃老師說:「初期會個別邀請有興趣的老師使用,如理科及音樂科,當然自己任教的電腦科更會一馬當先引進使用,下學期再邀請不同科目的老師加入,循序漸進就是我們的推行策略。」 2005 年7 月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梁靜雯老師 網上概念圖工具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任教於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的梁靜雯老師,兩年前報讀了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開辦的資訊科技教育應用文學碩士學位課程。梁老師課程的內容深感興趣,並選擇以「概念圖結合網絡學習對中六學生在文化科學業成績的影響」作為論文題目,著手對網上學習對學生的影響進行探究。本文乃梁老師就其研究成果的分享,供各位同工參考交流。 以中六級文化科作研究對象 梁老師任教的學校一向熱衷於推廣專題研習,因而經常應用到概念圖。但傳統上學生將概念圖畫在紙上,不單止難於閱讀,結構和畫面常常顯得雜亂無章,難以與其他同學分享或讓老師理解。梁老師說:「當我知道eClass 有嶄新的網上概念圖工具後,我就想嘗試利用它來作研究工具,從而找出概念圖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影響,同時亦可得知網上教學的真正成效。」梁老師本身任教中六級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是次研究就是以該校文科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提到研究的過程,梁老師解釋說:「我首先將他們分為控制組及實驗組,控制組學生沿用eClass 網上學習平台的常用工具,如網上練習、測驗、討論區等來學習,而實驗組的同學則可應用eClass 概念圖工具。最後,比較兩者在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學習成效及成績上的分別。」 一般的網上學習 vs. 使用概念圖學習 梁老師說:「我安排了控制組學生每星期在eClass 網上教室做一次網上功課。他們需要輪流按我指派的學習範疇在網上搜尋文章來閱讀,然後整理所得的資訊,擬定一些相關題目,最後運用eClass 習作功能去製作一份網上功課給同組同學。此安排是希望模擬平常的網上學習活動。而實驗組同學每星期在閱讀完自己搜尋的文章後,則需利用網上概念圖工具去表達文章的脈絡及中心思想,完成後就公開讓其他同學觀摩,比對自己所繪的概念圖與其他作品的具別,並作出修正。」除閱讀外,兩組學生也須擬定實用文寫作大綱、整理聆聽材料的內容重點,以至構思個人短講大綱。過程中,梁老師特別善用eClass 的助手權限,讓學生可以參與管理學習平台。此舉既可加強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又可減輕老師的工作量。 研究結果顯示 概念圖工具對學習有正面作用 綜觀學生的文化科成績,使用了 eClass 平台後,兩組學生的整體成績均有顯著的進步。梁老師指出:「這是因為文化科要求學生去涉獵不同層面的資訊,而網上資源真的很豐裕,網上教學確實能讓同學接觸更多更廣的資訊。接觸得多,學到的知識也隨之增多。學生通過搜尋、選材、擬定題目及提供答案,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對提升學習及理解能力有肯定的幫助。兩組學習表現的差別在於,實驗組的同學因著使用概念圖的關係,對整篇文章脈絡的掌握較控制組為佳,而控制組的同學因為需要為文章擬定題目,對分析文章內容也有理想的表現。」研究還發現,學生習慣使用網上概念圖工具後,思考變得有層次,不但在文化科的領域裡,就連思考其他事情時也更有條理及組織。 徹底改變學生學習模式 更讓梁老師覺得高興的,就是看到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經過這次研究後,學生漸漸學懂應用概念圖於其他學科的日常學習。梁老師道:「其實工具本身已經是誘因,令學生更有興趣去使用,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自發性。當學生發現概念圖對他們的學習有實際幫助,尤其對於一些需要處理大量資料的學科,如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科等,他們便開始自發性地採用。」 梁老師對同工的寄語 梁老師分享說:「作為老師的,其中一個責任是介紹學習工具給學生, 使他們懂得自主學習。可惜許多時候老師總是擔心同學欠缺學習動機,於是準備好所有的材料和題目,生怕提供的東西還不足夠似的,說到底也脫離不了以老師為中心的學習範式。其實只要有恰當的學習工具及適量的指導,就算讓學生自由發揮,他們也不會像一隻『盲頭烏蠅』在網上胡亂搜尋資料,他們都可以有系統地去進行學習。」梁老師補充:「老師可嘗試引進合適的新工具,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新體驗和衝擊,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2005 年7 月

順利天主教中學

順利天主教中學 鮑仲偉老師 選用eClass 重建使用教學平台信心 順利天主教中學創校於1982 年,先後獲教統局邀請參與「資訊科技先導計劃」、「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及「地域支援計畫」,深具發展資訊科技教育的豐富經驗,並肩負起為地區中小學提供資訊科技教育的支援工作。學校會定期籌辦不同類型的講座、工作坊及展覽活動,協助地區學校應用資訊科技以改善教學質素,及促進學校之間交流和協作,為教師和學生拓展更多的教育空間。 舊系統公司倒閉 學校陷於進退維谷 順利天主教中學很早便開始推行資訊科技教學,早年大量投放資源於資訊科技基礎設施上。發展至今,學校擁有四個電腦室,包括兩個電腦室、一個多媒體地理室及一個多媒體音樂室,共116 台電腦。直至1998,學校開始採用坊間一套教學系統作為學習平台。惜隨後該系統停止了開發及更新,所提供的支援亦持續下降,更甚是,該系統方案公司不久便倒閉了,令學校陷於進退維谷的境況。經此一役,鮑仲偉主任說:「學校從2000 年至今,縱使舊平台的使用並不稱心,學校也不敢貿然轉用另一套新學習平台。此段期間,學校曾嘗試香港教育城所免費提供的iClassroom,但因為功能較簡單,只可以當作試驗性質應用,不能當作長遠方案。」 選擇 eClass 作合作夥伴 鑒於過往的不愉快經歷,學校一直未敢再購買教學平台。直至2004 年,教統局推出下個資訊科技策略,將網上教學定為長遠發展的方向,學校遂決定重張旗鼓,並選擇了 eClass 作為其網上教學的合作夥伴。鮑主任說:「eClass 網上學習平台多年來在學校間口碑載道,它提供的教學功能是市面上最多最全面的,一般學校常用功能包括學習內容發放、資訊發佈、網上交收功課、網上溝通等,eClass 均能應付得卓卓有餘。要照顧到學校一千多名師生的需要,學校對系統的穩定性要求相當高,eClass 系統亦符合了這要求。」 於各科逐步引入學習平台 購置了優秀的平台,也要配合細心的部署,才能把平台的使用效益發揮得最大。順利天主教中學明白在推行使用新系統的初期,老師免不了要謄出額外時間去預備網上教學的材料,所以要給予老師一段緩衝期,讓他們適應新工具。學校選擇在數個學科中率先引入eClass 網上學習平台,包括電腦科、地理科、數學科及生活教育科。eClass 眾多功能中,鮑主任最欣賞的是專題研習功能,他說:「eClass 的專題研習功能,可將整個研習過程分成多個階段,讓教師更有效跟進學生的進度及給予回饋,相當配合新通識教育課程的主題式探索、資料搜集等教學模式,能直接與課程掛鉤,教師自然樂意採用。另外,簡單易用的介面也是老師期望的,eClass都做到了。」 學校有這麼強的資訊科技教學背景,學生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也自然相當高,所以鮑主任不擔心學生對新平台的適應問題。鮑主任說:「事實上學生日常在家中會花很多時間上網,學校的策略是希望增加他們上網時的學習時間,希望透過eClass 加強他們在這方面的主動學習能力。」 行政教學俱應用 合作發展學生檔案系統 學校準備在新學年全面推行使用eClass,更已擬定了一連串計劃。校內閱讀計劃將是其中一個重點計劃,學校會將剪報及文章上載至eClass 網上閱讀室,學生無論在小息或課後也可按要求閱讀指定的文章。eClass 網上討論區也會開放給師生,鮑老師指出﹕「eClass 其中一個好處是教師在課堂以外仍然可以透過平台與學生溝通,這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所達不到的,透過討論區,老師可多了解學生的問題及想法。」行政方面,除了一般學校日常行政外,為了配合新高中課程,順利天主教中學正與eClass 合作發展學生檔案系統 (iPortfolio),以電子化的方式紀錄學生多年的學習過程,包括學業及非學業紀錄,讓學生建立屬於自己的網上檔案,鼓勵他們以目標為本學習,更可將成果展示給別人欣賞,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2005 年4 月

筲箕灣官立中學

筲箕灣官立中學 陳祥偉老師 充分利用「電子學習金」選購適切數碼課件 教統局近期推出「電子學習金」試驗計劃,資助全港學校購買電子課件,以加速網上教學的發展,學校皆紛紛搜羅合適的數碼學習資源。官立學校是首批實行該計劃的學校,並且須要於三月前完成所有的購買工作。筲箕灣官立中學的陳祥偉老師在挑選過程中作了周詳的考慮,並決定採用「eClass 英文科網上課件套」作為學校的英文教學材料,且看看他的經驗分享。 「電子學習金」積極推動電子課件 陳祥偉老師說:「以往教統局的IT 撥款大多投放於硬件設施,甚少投放在課件上。對學校來說,發放電子學習金的訊息相當正面,政府積極支持學校使用電子課件,學校便可名正言順的使用該筆撥款作出購買,無需為計算經常性開支而苦惱。而且撥款有助推動相關市場發展,業界自然有動力開發更多產品供學校選擇。」 「電子課件」在外國已有一段日子,在港卻算是新的名稱,而外國開發的課件亦在學校考慮之列,到底筲箕灣官立中學是如何從中選取呢? 本地課件切合香港課程 實用性為首要條件 「綜觀市面上的數碼教學資源以光碟居多,質素好的電子課件卻比較難尋,eClass 是其中做得不錯的一間。我們曾考慮購買外國課件,最終卻選擇了本地製作,主要因為本地課件的內容較切合香港課程,公司支援方面亦較外國為佳。此外,由於今次計劃是每名學生獲 $10 的撥款,故此學校希望選擇一些能惠及全體學生的教學產品。英文科是所有學生皆適用的科目,加上校長大力推動英語學習,故此英文科便成了我們的必然之選。當中又因為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比較參差,需要較多的協助,所以最後決定選擇初中英文科的電子課件。」陳老師向我們仔細道出整個選擇的過程。 eClass 電子課件彈性大 能配合教學計劃 至於對課件內容的要求,陳老師道:「課件內容主要由英文科主任負責評核,要求是能兼顧『聽說讀寫』四方面。因使用者為低年級學生,課件必須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能切合課堂的延伸性亦很重要,可用於課堂學習之餘,亦可讓學生自學。例如eClass 課件內容為單元式設計,可分班設定及使用,老師可將一些切合某班水平的學習單元設定為學生必修,其他單元則定為自由學習,eClass 課件付予老師的教學彈性相當大。」現在初中英文課每星期會有一節於多媒體學習室(MMLC)進行,老師只在堂上介紹課件單元,學生稍作嘗試後回家再自行完成單元。雖然學生在家中完成練習,但eClass 電子課件的系統清楚記錄了學生看內容及做練習的進度,老師根據這些紀錄,便可跟進個別學生的情況,這亦正是電子課件遠遠優勝於一般網上資源的地方。 安裝於學校伺服器 表現穩定流暢 eClass 電子課件安裝於學校伺服器內供全校使用,校內網絡表現較穩定,確保上堂能暢順使用,陳老師說「相信學生回家後登入學校伺服器使用,系統的表現亦不會太慢。有些軟件或平台的配套伺服器要求十分高,如必需為Windows 2003,對學校來說負擔較大,所以陳老師很高興eClass 平台能配合開放源碼軟件,如Linux,PHP、MySQL 等。」eClass 電子課件所提供的簡便系統管理亦是其突出的優點之一,陳老師對此十分讚賞,他說:「 eClass 的戶口管理系統完善,可使用 WebSAMS 資料或 CSV 格式一次過開設全校戶口。長遠來說,管理成本並不高。」 值得投放資源在電子學習內容上 陳老師建議學校不要只偏重在硬件上升級,應適當地投放資源於優質的課件上。他解釋說,若學校花一萬元添置兩台桌面電腦,這個金額已足夠購買供全校使用的課件了,而且網上課件對教學的幫助,遠比一兩台電腦所帶來的肯定要大得多,資源投放的回報也相對較高。一些對資訊科技教學認識較淺的老師,也會因為擁有現成電子學習內容,而更積極地將之用於日常教學上,相信有關資源會被充分利用。最後,他期望教統局在將來能持續地發放相關撥款給學校,讓師生能使用更多不同科目的優質電子課件。 2005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