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鄭毓正老師、王先昌老師 發展資訊科技教學屢遇挫折 eClass 口碑穩定性重建信心 「我們學校一直以來很用心推動資訊科技教學,但之前先後採用過的三套系統都不穩定,部份老師已經對網上教學失去信心。」一年多前,筆者有幸造訪屯門區一所發展迅速的名校-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該校的教育科技組主席鄭毓正老師有上述的感慨。 發展網上教學屢遇挫折 eClass 口碑重建教師信心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是香港首批積極發展資訊科技教學的學校之一,早在1999 年,學校已引入一套著名的電腦自學軟件。此後,該校銳意發展網上教學,於是開始採用一些本地公司的內聯網系統。然而由於系統並不穩定,使老師們投入的大量精神和時間都未能獲得回報。相反,這些系統因為發展停頓,又沒有足夠支援,使系統根本不能再用作教學工具。鄭老師坦言:「當年為了選擇一套完善穩定的系統,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亦嘗試過不少系統,而老師們亦的確花上了不少心血去學習使用。」 雖然在發展資訊科技教學的過程中屢遇挫折,然而鄭sir 和一群熱心的老師仍然不甘於發展停頓。為了覓得合適的教學平台,鄭老師不惜四出打探,了解其他學校使用網上學習系統的情況。鄭sir 坦言:「採用eClass 是因為你們的口碑。正使用eClass 的學校都認為系統相當穩定,而且系統的設計非常接近老師日常教學流程,功能又十分豐富。」 謹慎推行系統轉換 持續發展及穩定性為首要考慮 由於以往的確太多不愉快的經歷,董玉娣中學採用eClass 的過程可謂小心翼翼。雖然其他學校都認為eClass 不錯,但該校還是花了一整年時間去評估和部署過渡工作。今天再談網上教學,鄭sir 臉上多了笑容。「在系統穩定性方面,我對eClass 比較有信心。相較坊間其他系統,eClass 功能更全面,更能配合老師不同的教學需要。目前市面上其他系統都未能發展至此。雖然我們對eClass 有信心,但又不能過急推行,以免為改變帶來更大的阻力。」鄭sir 指出,學校要轉用平台,最主要的憂慮是老師又要花時間去適應一套新系統的操作。因此,負責老師必須認真選擇一套穩定和能持續發展的系統,否則其他老師很容易會對網上教學失去信心。 轉用新系統,學校資訊科技組花了不少心思去推動。資訊科技統籌主任王先昌老師表示:「由於學校先後運用過不同的內聯網系統,因此師生在掌握eClass 的內聯網功能-如電郵及文件櫃都沒有太大困難。然而,eClass 的教學功能實在很多,老師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和熟習有關操作。」因此,學校在推展eClass 網上教學的過程中亦採用了不同的策略。鄭sir 指出:「現在各科都有一位e-Leader,資訊科技組會為這些e-Leaders 提供額外的培訓和支援,讓他們更深入了解eClass 的功能。此外,技術支援人員還會協助e-Leaders 適應eClass 教室的使用,讓他們可以早日運用eClass 教學。」此外,e-Leaders 還將於學期尾總結他們的應用經驗,在教師發展日與其他同事分享心得。 推廣重點功能 協助教師熟習eClass 應用 而在系統功能方面,學校選擇「重點推廣」,先讓老師掌握部份功能,日後再慢慢鼓勵使用其他的工具。例如學校先將校內試卷放入eClass,讓師生習慣到eClass 下載重要資源。對於e-Leaders,學校就鼓勵他們多運用eBook 功能擺放教材和筆記,並善用習作和討論欄等學習活動。在開設教室時,他們採取一個年級每科一個教室(one form subject one e-classroom)的策略,這樣同學比較不會對教室的概念混淆,而幾位科任老師又可以一起協作設計教室內容,一舉兩得。 事實上,兩位負責老師鄭sir 和王sir 已深入掌握eClass 系統的功能和特性,並不斷嘗試不同的應用模式,的確是非常稱職的網上教學推動者。鄭sir強調,推行網上教學的成功關鍵,是老師們所抱持的態度。資訊科技組的工作,是希望找到更多的誘因,讓老師覺得運用eClass 長遠可以減低工作量,還有助提升教學成效。王sir 亦舉例:「數學老師除了運用題目庫和習作系統,使用eBook 功能誘因比較低,我們非常希望參考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加快發展的步驟。」因此,的確需要在發展網上教學過程中為老師們提供更多的支援。 成立eClass…

張祝珊英文中學

張祝珊英文中學 周俊傑老師 深化師生交流 鞏固學生語文能力 面對校本評核的趨勢,不少老師都希望能夠建立有效的方法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張祝珊英文中學資訊科技組的周俊傑老師認為,網上教學便是有效的方法,幫助同學掌握學習技巧:「在校本評核的要求下,某些考核能力未必能透過課堂上的紙張練習而鞏固。有見及此,我們會利用互聯網的特性,透過eClass 網上教學平台建立不受課堂及紙張限制的學習渠道。」 檢視學生進度,適時調整教學流程 周老師曾經在電腦科利用eClass 的專題研習功能,要求同學透過網上教學平台提交習作,得到了不錯的教學成效:「透過eClass 的專題研習功能,我可以為每一份作業定下一個限期,要求同學跟著進度完成。正因如此,我可以定期檢視學生的學習進度,有助自己調整教學流程,而透過eClass 平台交收功課更可以避免調亂及遺失習作的問題。」 即時回應,深化師生交流 而周老師亦對網上教學所衍生的師生交流感到鼓舞:「利用eClass 提交網上功課,老師可以即時作出回饋。由於是利用網上溝涌,學生不會感到尷尬,反而更會積極回應老師的意見。」周老師認為,學生很多時都期望得到老師的回饋,而利用eClass 平台就可以深化師生交流,有助同學積極學習。 善用網上評核,鞏固學生語文能力 在校本評核的要求下,不少語文科老師都會擔心學生日常的語文水平未能應付評核標準。周老師表示,透過eClass 網上教學平台進行網上練習及評估,老師較容易掌握同學的水平並作出針對性修正:「例如在英文科的口試(oral)層面,老師要求同學利用eClass 提交朗讀語文篇章的錄音,然後逐一為同學進行評核及修正。這種方法有別於以前只靠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評核及指導,老師以往因為時間不足而未能照顧個別同學的需要,現在則可以在課堂時間以外逐一評核學生表現,並利用網上平台即時給予意見及回饋。」 在中文語文科的口試討論方面,學校老師亦嘗試利用eClass 的討論欄功能作小組討論練習,鼓勵同學多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周老師表示效果比預期理想:「透過互聯網進行小組討論,令平時怯於說話的同學亦會逐漸多去發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他們在正式口語討論中亦會有更多意見發表。」 總結:善用eClass空間延伸性面對校本評核 總結經驗,周老師認為應用eClass 面對校本評核,重點在於善用互聯網的靈活性及空間延伸性:「在校本評核的框架下,某些考核能力未必只能在課堂時間利用紙張練習培養出來。而利用eClass 就可以突破這些空間限制,建立不受課堂及紙張空間限制的評核及練習渠道,幫助學生學習及修正技能。」 2006 年4 月

張祝珊英文中學

張祝珊英文中學 阮子琳校長 建立長遠推行策略 避免教學資源重覆 張祝珊英文中學自1998 年教育統籌局發表第一個資訊科技五年策略起,已開始在學校推廣資訊科技教學。據阮校長表示,由於當時教統局對學校有「學生的25%學習時間與資訊科技教學有關」的規定,故此大部份老師都會嘗試應用電腦教學,例如以電腦簡報作為電子黑版及使用多媒體檔案及影片教學等。其後學校應用了eClass 作為網上教學平台,老師亦開始將教學及課外活動資料上載至內聯網當中供學生參考。 善用教學資源 學校需要目標為本的長遠策略 學校在2000 年期間對校內的資訊科技推行狀況作出檢討,發現在欠缺清晰長遠策略的情況下,學校出現了教學資源重覆的情況。阮校長說:「當時學校同時購買了中文版及英文版的微軟視窗分別供中文及英文教學科目使用;而老師們在自行購買教學軟件時,亦往往因為缺乏溝通而買了相同的教學軟件。由於缺乏宏觀計劃,同工們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令我們正視目標為本的長遠推行策略的重要性。」 應用英國測評指標 進行資訊科技策略評估 阮校長認為,學校要建立一套長遠的推行策略,就必先要對自身的長短處作出分析。因此,學校應用了英國的E-confident matrix 作為評估學校目前IT 發展狀況的指標。這個針對學校IT 發展狀況而設的免費網上評估工具包括了十個評核範疇,涉及層面有學校的IT 發展計劃及領導能力、老師在教學使用情況及學生掌握IT 進行學習活動的水平等。 阮校長解釋,學校透過評估自己的IT 發展情況,可以更集中改善IT 教學的效率:「我們利用e-confident self-review matrix 對學校IT 發展狀況作出評估,找出目前在資訊科技教學的強項及弱項,並分辯出『需要改善』及『已建立優勢』的項目。我們先針對『需要改善』的項目在政策上作相應配合,有助鞏固學校發展資訊科技教學的根基。」 宏觀策略與具體目標同樣重要 作為學校的管理層,阮校長認為在推行資訊科技教學上應該扮演領導及協調者的角色:「作為校長,應該經常與資訊科技組的老師溝通並收集建議,再針對學校目前弱項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法。」他又表示,校長的支持對同工們推行資訊科技教學有積極作用:「校長應該對資訊科技組的老師給予信任及支持,並在過程中定期與負責老師進行政策檢討,發揮積極的協作精神。」 除了宏觀策略及協作管理外,訂立具體清晰的目標亦有助同工們實踐網上教學。阮校長解釋道:「具體的目標令老師們容易明白可行的實踐方法;在短期目標上,我們透過經驗交流讓老師們掌握應用網上教學平台的方法,而在長期目標上則與同工們研究引入新的資訊科技教學工具。」 2006 年4 月

浸信會永隆中學

浸信會永隆中學 譚日旭校長、黃幹文老師(資料科技主任) 深信網上教學的優勢 創建具活力的互動教學模式 網上教學已勢成大氣候,不少學校已在這方面著力發展,部份學校更已取得豐碩的成果。浸信會永隆中學在數年前已投入在這股潮流當中,採用內聯網系統,經歷兩次的系統轉換後,去年正式採用eClass 網上教學平台。學校更組成了「網上教學推廣小組」,專責推動網上學習的發展。 訂立三年發展目標 釐訂重點工作 該校「網上教學推廣小組」由副校長、教務主任及資訊科技主任所組成,隸屬於學校的教學委員會。小組已就未來三年的發展方向,制訂了清晰目標,如本學年的目標是建立網上題目庫,每級需要校內考試的科目,須存有一定數量的題目。中、英、數三科須加入一個網上學習元素的課業或教學活動。目標既已設定,學校又如何推動老師去完成呢?資訊科技主任黃幹文老師分享說:「我們的策略是讓對資訊科技教學有興趣,或沒有抗拒感的老師率先使用,成為先導老師。學校不會強迫老師一定要採用網上教學,反之是採取鼓勵的方式,這樣更易為老師所接受。」 這些先導老師會在定期的教職員會議中,利用可能短至5 分鐘時間分享經驗,希望慢慢地影響其他老師。 校長積極推動 不遺餘力 為提高教師的使用意欲,「網上教學推廣小組」花了不少心思。除從坊間購買數個主科的題目庫匯入至eClass 教學平台外,還一次過引入所有eClass 增值教學工具,例如PowerConcept概念圖工具、Essay Marking 網上文章批改工具等。黃老師道:「這全因為校長的積極推動及支持,我們希望藉此減低教師起步的困難,給予他們多些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進行教學,真正領略到網上教學所帶來的方便及好處。」譚日旭校長說:「至終,我們最期望可以利用網上教學平台去幫助學生達到『自學』。近年政府投放了很多資源在I.T.教學上,我認為香港已建立了這種文化,問題就是如何利用平台去推展學與教。」 優質教學平台為必要元素 譚校長講及網上教學平台時說:「要推動網上教學,優質的平台是十分重要的元素,這亦是我們需要由舊平台轉至現用平台的原因。」原來永隆中學以往曾使用過兩個平台,最後轉用eClass。譚校長謂:「我們非常重視售後服務及系統的持續發展,但以往當我們提出建議時,舊平台供應商並不願意聆聽,莫說作出改善。」校長續道:「我們知道eClass的發展能力是很強的,綜觀現在的市場情況,eClass的市場佔有率已相當高,也有很好的發展潛力。」黃老師補充道:「選擇eClass 亦因為它的『教室』觀念出眾,老師們擁有自己獨立的網上教室,自主性當然較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現時使用情況已見成果 談到現時的使用情況,黃老師說:「舉例說,英文科已達到不錯的果效,老師自行製作MP3,上載至平台,學生可以回家做聆聽練習,不用像以往一樣留堂做了。另外一些未必與教學有直接關係的功能,例如『投票』,也是我們常用的。」學校已為全校學生家長開設戶口,家長可在網上查閱功課表、檢閱通告,成為家校溝通的另一有效途徑。黃老師笑說:「因為系統能查閱使用數據,我們知道家長真的有使用的習慣呢!」 師生協力 建立網上教學文化 要建立一個資源豐富的教學平台,是全校的事情,工作當然要大家分擔。學校特別安排了教學助理協助各科老師建立網上題目庫,將現有的題目改成符合eClass 格式的Word 檔案,並進行上載,此舉直接減輕了各科老師的負擔。同學們也可作出貢獻,現時每班有兩位i.Smart同學,負責班房裡的電腦器材,及把每日的功課輸入系統,讓其他同學能於網上檢視。學校另設置I.T. Prefect 一職,負責全校各項I.T.事宜,例如派他們去參加I.T.相關比賽,籌辦開放日等。這些安排,不但讓老師及同學更輕鬆地實現網上教學,還建立了在校園應用資訊科技的文化。 2006 年3 月

香港真光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 夏志雄老師、范嘉駒先生、鄺煒珊同學、李靄齡同學 採用 eClass 智能卡系統 全面取代傳統點名簿及午飯回家証 香港真光中學的校舍位於港島中半山,學生須要申請回家証才可離校午膳,所以除了課堂前紀錄學生的出席情況外,每日還要檢查千多名學生的外出午飯權限,牽涉到的點名工作絕不輕省。2004 年初,學校決定使用 eClass 智能卡系統以改善整個點名流程。eClass 智能卡系統備有的靈活設定,不但完全能配合校方特別的行政需要,現時學生只需攜帶一張智能學生証,便同時取代了回家証、圖書証及點名簿的功能,大大提升了學校的行政效率。 援點名確認功能 全面取代傳統點名簿 從前,每日香港真光中學的點名工作,由校工朝早到所有班房派發點名簿開始,上課前由班長代為點名之後,再由校工收集各班點名簿,交由校務處統計及聯絡缺席學生的家長,午飯後再重複一次整個程序。透過 eClass 智能卡系統的拍卡點名功能及網上確認功能,香港真光中學已將整個點名流程電子化,校務處更可即時得知缺席學生名單,省卻人手收集及點算紀錄的工作。資訊科技組組員范嘉駒先生表示:「網上點名確認的工作可以由各班班長代行,直接減輕老師負擔。而且系統操作簡單,同學們經過一次的系統簡介已能熟習。」中五級班長鄺煒珊同學分享道:「用智能卡點名比起用傳統點名簿實在是方便得多。因為毋須再用人手逐一標記同學的出席狀況,班長只須上課前核對拍卡紀錄並按『確認』即可。」   增設午飯點名功能 eClass 打造高靈活性系統 學校安排中四至中七及已申請回家的同學方可外出午膳,故此全校學生的午飯外出權限亦不盡相同。在未有智能卡系統之前,學校要為學生印製「回家証」,並於午飯時間安排工友在校門作檢查,行政功夫十分繁複。有了 eClass 智能卡系統後,學校的行政負擔明顯減輕。夏志雄老師指出:「eClass 智能卡系統每日能夠處理包括午飯時間在內的四次拍卡紀錄,而且更加可以設定個別學生的午飯外出權限,我們十分滿意。」 拍卡系統高速穩定 家長同樣得益 每個早上都會有大量學生乘坐公共巴士及小巴到達學校,因此系統的速度及穩定性極其重要,「尤其是在上課前最後十五分鐘,通常有大量學生『一車車』的到達學校門口拍卡點名。」夏志雄老師笑說:「雖然如此,『排長龍』點名的情況卻未曾出現過,証明 eClass 智能卡系統相當穩定,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處理學生拍卡。」電子化的考勤紀錄對教師、職員、同學以至家長都帶來方便。「由於 eClass 智能卡系統可以處理學生放學紀錄,故此當家長發現同學遲遲未返家,致電學校查詢時,校務處職員可即時查閱學生的離校時間並通知家長,令家長更加放心。」 真正代表學校的智能學生証 對香港真光中學而言,採用eClass 智能卡作為學生証亦有助提高同學對學校的歸屬感。回想起未有智能學生証的時代,李靄齡同學笑道:「以前我們只有學校圖書証,沒有一張正式的學生証。有時外出顯示學校圖書証來使用學生優惠也會引人懷疑,情況尷尬。」現在有了 eClass 智能卡,一張卡可以同時有學生証、圖書証及點名功能,更加能代表自己的身份。夏老師亦表示,雖然學校曾經考慮過發展八達通點名系統,但由於 eClass 智能卡的外型可以由學校自己設計,更能代表學校形象,故此最後亦選擇了 eClass 智能卡系統。 「低投資、高效益」的智能卡系統 總結學校推行eClass 智能卡系統的經驗,夏志雄老師認為絕對是「低投資、高效益」:「安裝 eClass 智能卡系統的投資不算多,其他智能卡系統動輒也要數萬元或以上,相比之下 eClass 智能卡系統價錢便宜合理,而且能夠做到學校部署的目標,效果相當理想。」夏老師更特別讚賞 eClass 的跟進服務:「最重要是 eClass 對我們提出的意見及要求都有正面積極的回應,我們自然是百分百滿意。」 談到學校的未來發展,學校正考慮以 eClass 智能卡系統為骨幹,發展家長 SMS…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藍艾雄老師、劉詠儀老師、鄧錦明副校長 推行網上教學 需要精心部署 東華三院甲寅年中學是北區名校之一,亦是eClass 七間卓越伙伴學校的其中一份子。作為該區的網上教學支援學校,該校在一月廿四日舉行了第三場網上教學地區分享會,鄧錦明副校長、歷史科的藍艾雄老師及中文科的劉詠儀老師分別就著在學校推行網上教學的計劃部署及應用eClass 輔助中國語文科新會考課程教學的實戰經驗,與來自不同學校的資訊科技老師及中文科老師分享寶貴心得。 推行網上教學 需要精心部署 (資訊科技組 藍艾雄老師) 學校要有效推行網上教學,事前的精心部署不可忽視。在校內負責推行網上教學的藍艾雄老師認為,學校的資訊科技策略可說是網上教學的成敗關鍵。他認為,學校要發展網上教學必須先考慮兩大因素:「是否每個學生家中都擁有電腦?而學校的基建設施是否足夠?如果一半同學用電腦交功課,另一半用紙張的話,老師一定怕怕!」藍老師承認,在第一個資訊科技五年計劃期間學校都遇過以上問題,但現在學校發展網上教學的條件已趨成熟:「現在差不多每位同學都有電腦。」他笑說:「有些同學用的電腦比老師用的還厲害呢!至於學校基建如上網速度,現在學校已全面安裝寬頻,價錢亦比以前便宜;其他基建亦不斷改善中。」 鼓勵老師參與 從行政需要建立誘因 藍老師表示,學校用了兩年時間逐步推行eClass應用。在教學層面上,藍老師先與有興趣發展網上教學的老師合作,重點發展有關科目:「我們先在這些科目運用eClass 的專題研習及周邊功能如PowerConcept,讓學生對系統有初步了解。」不過藍老師認為,讓全校老師都有機會使用系統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有興趣的老師使用,其他老師會覺得事不關己,甚至對eClass 完全不聞不問的話,會形成一種被動的氣氛。」 因此學校須在政策上配合,在一般行政程序上盡量運用eClass:「除了教職員通訊外,我們亦將學校的資源預訂轉至eClass 上進行。」藍老師補充道:「我們亦將會運用eClass 作全校性問卷調查,務求讓每位老師都有機會使用eClass。只要老師能慢慢接觸,自然有興趣繼續使用其他教學功能。」 後備系統與資料備份 確保系統持續運作 當學校開始在不同的行政及教學層面上使用eClass 時,設立後備系統及系統備份的工作便愈見重要。藍老師表示:「目前老師及學生在很多方面都應用到eClass,所以確保持續穩定的運作,對我們尤其重要。」很多學校往往在推行網上教學時忽略了資料備份及後備系統的準備,以至一旦伺服器出現問題便引致運作停頓,更甚者可能導致教學資源及學生資料的遺失。「所以要定期做好資料備份,而我們更多預備了一部伺服器及後備eClass 系統,一旦原有伺服器出現問題,只要將資料備份匯入後備伺服器的eClass 系統,便可以確保系統持續運作,盡量減低對用戶的影響。」 小貼士: 推行網上教學要配合學校文化 雖然有宏觀長遠的推行策略及完善的周邊設備,藍老師在推行過程中亦曾經碰釘。「我們曾經運用eClass 的課外活動報名功能,但最後同學反映希望保持人手報名。」藍老師笑談這次「撞板」經驗:「其實eClass 這項功能對學校行政有很大的幫助,減少了大量的人手工作。只是原來同學比較喜歡每年一度的『學會日』,各學會於禮堂擺放攤位供同學參觀並即席填表報名,氣氛像嘉年華一樣,同學亦視之為學校的傳統。」因此,藍老師表示,除了從教學及行政角度出發,推行網上教學的措施亦要顧及學校文化。 中國語文科實戰經驗(新會考課程) (中文科 劉詠儀老師) 中國語文科新會考課程新增至五份試卷,老師很難在有限上課時間內涵蓋所有試卷範圍。有見及此,劉詠儀老師便利用eClass 製作網上練習及上載課程篇章,作為課堂的延伸:「以後學生就可以透過eClass 持續溫習,課堂的編排就更加靈活。而且新會考課程增加了校本評核內容,利用eClass 製作評核練習,可以幫助同學操練及自我評核。」劉老師亦勉勵同工,運用eClass 教學並不需要濃厚的電腦技術知識:「我是典型的『普通用戶』,但只需簡單掌握幾個技巧便能開展網上教學。」 善用eBook 發放教學資源 既省時又環保 中國語文科課程中涉及很多的教學資料及課程篇章,老師未必能夠在課堂上與同學一一講解。故此,劉老師充分利用eClass 發放教學資源,以補課堂時間限制的不足。「新會考課程涵蓋的課文篇章很多,我會將課文篇章及註譯上載到eClass,上課時派有關工作紙給同學,讓同學自行在家中閱讀及練習。」劉老師表示,從前學校需要大量影印課文篇章及教材給同學,既費時又耗用大量紙張,如今透過eClass 便可以解決問題。 上載示範片段 提供客觀標準 新會考課程中的校本評核部份要求同學在班內作閱讀/語文活動的口頭報告,但是很多同學未必能夠掌握報告技巧及評分標準。因此,劉老師將一些示範片段上載到eClass 供同學參考:「我們準備了幾個示範片段,有高分的亦有低分的,並附有老師的評分及評論讓同學在網上查閱作參考,知道具體的評分標準,明白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口頭報告。」 網上聆聽練習 節省課堂時間 從前,每當要做聆聽練習,老師都要在課堂上用卡式錄音機播放練習聲帶,除了因聲音干擾而效果不理想外,亦花了老師不少課堂時間。現在劉老師將中文科聆聽練習的聲音檔案上載到eClass,讓同學在假期間自行練習,直接節省課堂時間:「當同學完成網上聆聽理解/綜合語文能力練習後,我會將答案上載到eClass 供同學先自行改閱,才於課堂上作更深入檢討,節省了課堂上與全班同學一起做練習及核對答案的時間,又不用拿著卡式錄音機走上走落!」 小貼士:應用教科書提供的電子材料作網上教材的版權問題 很多老師在嘗試應用教科書提供的現成電子材料作網上教材的時候都會擔心到版權問題,劉老師亦不例外,不過她認為,老師如對版權問題有疑問,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直接詢問出版商:「一般來說如果教材只在內聯網發佈,出版商不會有大問題,最重要是清楚表明教材的公佈期限。」劉老師提醒同工,在應用教科書提供的電子材料作網上教材的時候最好設定公佈期限:「不要將期限設得太長,以免同學將教材濫發給其他人。而且在發佈新單元之前,最好先將之前的單元收起,亦避免同時發佈太多單元。」…

將軍澳官立中學

將軍澳官立中學 黃棟材老師、譚健暉老師 運用eClass 延伸英文科教與學空間 不少英文科老師都會面對一個教學難題:課堂時間不足,學生操練英語的機會亦不足夠。尤其是在課餘時間及長假期期間,學生不主動去接觸英文,缺乏練習及嘗試底下,成績自然退步。有見及此,將軍澳官立中學的譚健暉老師及黃棟材老師透過利用eClass 網上教室不同的「評估工具」功能,製作一系列的網上英語練習,為同學製造更廣闊持續的英語學習環境。 運用eClass 網上教室 延伸「聽、讀、寫」學習空間 (英文科 譚健暉老師) 譚健暉老師是該校的英文科老師,主要任教高中會考班。譚老師表示,學習英語最重要是多練習多運用,但是由於學生在課餘及假期間鮮有機會運用英文,成績自然容易退步。有見及此,譚老師特別應用eClass 製作一系列的英文科「聽、讀、寫」習作為同學於假期間提供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英語學習環境。 利用網上問題庫 隨時檢視學生進度 為了讓學生在課餘時間練習英語,將軍澳官中的老師特別在網上問題庫上製作了超過一千五百條英語文法選擇題,要求同學在課餘時間練習。由於系統會紀錄同學每次登入的時間、練習次數及成績,以至每條題目的作答數據及統計,因此老師可以透過系統紀錄檢視同學的學習表現而對教學進度作出適當調整,並針對同學常犯的錯誤作出指導。透過eClass 教室問題庫的隨機抽題功能,同學亦可以自行製作試卷作自我評核,譚老師表示,這功能對會考班的同學尤其有用。 網上聆聽練習 加深文章理解 透過eClass 系統所支援的多媒體檔案,譚老師亦製作了一系列網上聆聽練習。老師先在英文網上電台下載節目聲音檔案,並製作該段錄音的文稿,再將文稿及聲音檔案上載到eClass教室,然後利用檔案在習作介面(Assignment)製作聆聽練習,在說明中要求同學一邊聆聽節目聲帶,一邊閱讀節目文稿。譚老師認為:「學生同時聆聽及閱讀,有助他們理解文章內容及結構,對生字亦更加深刻。我會要求同學提交一篇文章總結及閱後感,然後對同學的表現作出回應。」譚老師表示,透過這類練習,老師能夠更準確評估同學的聆聽及理解能力。 網上寫作練習 取代沉重的功課簿 譚老師亦利用eClass 的網上習作及網上文章批改功能,在假期間要求同學直接在網上寫作文章。譚老師認為:「對老師來說,網上寫作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利用網上文章批改工具直接在網上批改,而不用再帶沉重的功課簿回家,更加可以隨時隨地改閱,十分方便。」 網上口語練習 助學生不斷改進發音 除了聆聽練習,譚健暉老師亦於去年暑假在eClass 製作了一些網上口語練習,讓學生在家中鍛練英文發音。英文教科書常常附送不少光碟給學校,老師先將英文教科書附送的光碟中的課文錄音壓縮成MP3 格式,上載到eClass 課室的eBook,讓同學跟著聲帶朗讀課文生字,然後要求學生用電腦錄下自己的朗讀,透過eClass 提交聲音檔。譚老師笑說︰「以往要求學生交一盒盒的錄音帶,在教員室放了很久也沒有時間處理,透過eClass 收集錄音檔就解決了儲存及批改的問題了。」 總括來說,譚老師認為eClass 的確是英文科教學的好幫手:「利用eClass 教學,的確可以令老師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外延展教學空間,而同學亦可以有更多機會反覆練習及作出自我評估。」 創意運用 eClass 網上默書 節省批改時間 (資訊科技組 黃棟材老師) 黃棟材老師熱心推動校內的網上教育,雖然本身不是英文科老師,但黃老師亦用心研究出一套網上默書的方法。他表示,網上默書的好處,是可以由系統幫助老師作大量批改,減輕老師負擔,同時亦確保學生不能作弊。 填充式網上默書 系統全自動批改 老師可以選擇以填充形式或文章默寫的形式製作網上默書。但黃老師認為:「由於網上默書是運用預先製作好的課文錄音,在默書時老師不能就著同學的反應而對閱讀速度作出調整,所以尤其對低年級同學來說,以填充形式進行網上默書會較為合適,同學亦會較容易掌握。」老師如要以填充形式製作網上默書,可以先將英文教科書附送的光碟中的課文聲音檔案壓縮成MP3 格式,並以html 格式製作一份填充問題卷及標準答案,一併上載到eClass 教室。老師只要新增一份「網上默書」習作,並在附件中加入填充問題卷及標準答案檔案,然後編輯新的答題紙及輸入正確答案即可。在默書時系統介面會出現網上答題紙及播放課文聲音檔案,同學可以一邊聽一邊在答題紙上作答,而完成後系統會幫助老師自動批改及紀錄分數,大大減省老師工作。 「改裝」網上聆聽練習 製作網上默書更省時 除了自行製作網上默書練習外,黃老師亦補充道,老師可以利用網上的聆聽練習資源,「改裝」成為網上默書練習,大大減省老師準備功夫。老師可以先在互聯網上搜尋一些公開給公眾的網上聆聽練習網頁,然後將網頁內容壓縮並儲存在eClass 教室中。老師只要在製作網上默書時附加已儲存的網頁檔案,便可利用該網頁取代自行製作的網上默書問題紙,省卻不少時間。不過,黃老師亦補充,在利用網上資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版權問題。 在英文科運用網上默書,有助同學持續練習,「因為同學可以重複再聽,所以老師可以利用網上默書為同學提供不斷練習的機會。」對於eClass 的教學延伸性,黃老師總結道:「總括來說,eClass…